论《活着》作为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一、引言
不少的电视剧、电影艺术作品都是从高水平、高质量的小说文本改编出来的,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闪灵》《魔女嘉莉》在大银幕的成功,这说明一个高质量的文学文本能够较好地保障影视剧产品的质量[1]。中国不少的影视剧作品也是采取的这种手段,例如本文试图探讨的《活着》就是相对比较突出的因为小说本身出彩的质量而实现跨媒介传播的情况[2]。《活着》作为改编为影视剧的文本样式,其本身的质量就已经能够保证改编影视剧的水平,所以选择高水平的小说文本作为跨媒介传播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说《活着》实现跨媒介传播的特征
(一)强调主题思想
我们都知道,观看影视剧版本的《活着》的受众群体,其学历水平多元化,年龄结构差异化,对于《活着》的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感知会存在明显的不同,所以说影视剧制作者一定要强调文学文本中蕴含的主题思想,让观众感觉到容易理解[3]。《活着》的主题思想内容是为观看的群体呈现出客观社会结构中不稳定性因素对每一个弱势群体带来的冲击,但是随着多媒体渠道的展示差异,其核心主题思想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小说文本中,通过压抑的、文字层面的死亡暗示现实的残酷与血腥,消极悲观地提出接受客观事实的人生观,这种被动忍受的“活着”呈现出感性化、被动性、消极性的缺陷[4]。多媒体平台中的电影《活着》,则是通过视觉层面的直观冲击,让观众感知到生命在社会中虽然是无力的,却也依然要积极应对,残酷的现实生活虽然对个体来说是不可抗力,每一个生命都是无奈和脆弱的,但是仔细耐心地观看后,我们可以知道电影版试图积极主动地引导观众学会坚强地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电视剧版本的《活着》,因为受众面更加广泛,福贵的人生经历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福贵的人生不是片面地追求“活着”,人物角色形象更加得饱满化,人物社会关系更加得错综复杂,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表达是多元化的,福贵应对生活的灾难不再是被动消极、无可奈何、必须接受,而是学会从困顿中寻找哲学层面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是一个人灵魂层面的进步和成长。
(二)角色形象塑造更加得鲜明立体
影视剧版本的福贵可以通过人物角色形象塑造的视觉效果提升其立体感,本文从电视剧版本作为参照物,可以发现制片人有意识地、主动地调整了男主角福贵的角色形象,其塑造技巧更加得多元化、视觉化。电视剧版本的男主人公在剧情中显得更加桀骜不驯,从小不学无术、不思进取,还做过不少坏事,但是这种不良的行为不是邪恶,而是一种疏于管教的“不懂事”,所以男主人公和家珍的爱情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客观基础条件的。年少无知的两人从小就认识,这也是整个电视剧补白的地方,小说文本不能够深入描写的故事内容,可以被影视剧媒介更加细腻地描绘出来。两小无猜的福贵和家珍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具备深厚的感情基础的,最终才会两情相悦。跨媒介再加工艺术作品还会存在角色形象的转移,最为突出的情况便是福贵的妈妈原本在小说媒介中的角色形象是一个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无私母亲,但是在电视剧荧幕媒介中,妈妈成为一个深宫大院里面无知、小气、野蛮的老太太。
显而易见,荧幕媒介对于人物角色形象的调整是为了顺应影视剧时间相对较长、角色关系复杂化、人物形象多元化、个性立体化,相对来说,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需要耗费观众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观看,所以人物角色形象会更加立体、社会关系结构会更加复杂化,为了增加故事情节内容,影视剧的改动实属必然。电视剧版本里面增加了新的人物角色,例如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潘少爷、胡老师,他们的角色形象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让故事结构变得更加的复杂、错综,支撑起了一些故事内容。同时,人物角色形象的调整也顺应电视剧主张和强调的主题思想内容,电视剧版本的主题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改变生活的力量,是支撑个体发展的动力。屏幕里面的角色有别于小说文本,小说文本里面的角色是被动的、消极地接受死亡与艰苦,而电视剧媒介版本中的家珍是自主地、主动地想要和福贵在一起,呈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电视剧版本中,凤霞被二喜救了,所以才导致了二喜的死亡。这些故事发展脉络顺应了观众的心理需求,符合多数人的审美,情感纠缠的内容要素在电视剧媒介版本中相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