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
    主页 > 综合新闻 >

画里画外,他的经历本身,便是中国电影界的宝

李前宽先生去年在浙江宁波慈溪病逝,享年80岁。李前宽、萧桂云伉俪导演的《佩剑将军》《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为中国电影历史写下了辉煌一页,成为里程碑之作。

那时候,王霆钧才知道,李前宽导演几年前已经确诊晚期肺癌,医生暗示他的生命只有半年时间,他实际是一边配合治疗,一边投入到忘我创作中。“在我们合作的时候,他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几次复查结果都不错。因为挚爱的电影吧,他顽强的生命力又赢得了七年时间。”王霆钧说,在这七年中,李前宽导演完成了电影剧本创作和一些回忆友人的文章,还画了不少画。《东方欲晓》搁浅之后,他们又操作了几个题材。“在谈到其中一个纪录片的时候,李导还打电话给我谈了具体想法。他说,这个我先动笔,然后你来整理成电脑文档。我说行。之后,李导一直没有再打电话过来,我以为他一直在忙着。突然看到噩耗,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

在王霆钧看来,在当代电影艺术家中,很难有谁能够超越李前宽对电影的贡献,“他不仅仅局限在电影创作上,而是对中国整个电影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比如央视电影频道的开通、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成,还有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促成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等,这些都是泽及后世的作为”。

1942年冬月,李前宽出生在大连,在学校,他就能写能画能唱又能演,还是学校文艺大合唱的指挥。1959年夏天,18岁的李前宽顺利通过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复试。但他同时得知:这一年北京电影学院增设了电影美术系。“电影美术,既有美术又有电影,多好!”于是他又悄悄报考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很快就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准考证”。时间紧迫,李前宽赶路时,考试就已经开始。等李前宽深夜到北京下了火车,一路打听到位于小西天的电影学院时,监考老师说:“你怎么才来?素描和设计都已经考完了。”李前宽心里一凉,连忙说:“老师,我接到准考证连一天都没耽误就来了。你就让我考吧。”后来,他破例直接参加摄影系素描考试,设计考试单独安排补考。发榜时李前宽不仅成绩很好,复试时有位教授说,“这孩子的才思和反应应该考导演系”。

牛司令知道重拍《青松岭》意义重大,于是说:“李仁堂的戏是演得不错,既然长影表态用他,剧团就给他个梯子,让他做个检查爬下来嘛!我看就这么定了。”领导说了话,李仁堂和其他演员得到解放。李前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与李仁堂等演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仁堂在《青松岭》里的出色表演得到业界一致认同,后来被调到北影剧团工作,演了《泪痕》《子夜》《如意》《被告山杠爷》等影片,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

承德话剧团的军宣队特意为李前宽安排一场演出,但用的全是B角。李前宽摇摇头说:“有以前李仁堂演的张万山在那儿比着,这个张万山能让全国观众满意吗?”军宣队觉得李前宽说得对,同意让他在全省选演员。李前宽走访了全省的文艺团体,认定必须用《青松岭》的原班人马。经过汇报,厂里很支持李前宽的想法。可是剧团领导十分为难,“这些演员能不能用,剧团说了不算,只有找承德地区的‘党政军一把手'牛司令”。

为选演员与司令斡旋 “解放”了李仁堂

一个导演不仅要有出色的艺术功力,还要有非凡的办事能力。李前宽就是这样的人。1972年春节后,冬雪过后的长春寒冷得出奇。这一年,长影恢复了停滞七年的影片生产。按照上边的指示,先拍样板戏,再把“文革”以前的优秀影片《平原游击队》《青松岭》重拍一遍。长影的摄影棚里亮起了聚光灯,艺术创作者的脸上有了笑容。

1975年,长影准备恢复生产故事片,厂里将李前宽调到故事片组担任副导演。他第一次外出组稿便带回了反特故事片《熊迹》的剧本。《熊迹》的作者是公安部创作组作家王文林,五十年代曾给长影写过《铁道卫士》。当时,导演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而享有盛名的赵心水导演正憋着一股劲想拍好片子,看到《熊迹》剧本的惊险样式,十分兴奋。厂里决定由他导演,李前宽做副导演。

有大将军的胸怀 才会拍出气势

直到现在,王霆钧说起来都会觉得痛惜和遗憾——2018年初,从长影走出来的李前宽导演还提出再为长影拍片的想法。“他从长春返回北京,我们见了一面。听说我正在写长篇纪实《电影之光》,写的是东影创业史,他就十分兴奋,要求我先写电影剧本。由此我们开始了电影剧本《东方欲晓》的联合创作。可惜的是,剧本完成后生不逢时,新冠疫情暴发,投资链中断,拍摄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