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
    主页 > 综合新闻 >

母亲遗产给姐姐,姐姐遗产赠朋友,他孤独活了

1952年,八月间,在乡下教书的张子静好不容易回一次市区,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地去探望姐姐。他骑着一辆老式单车,两手空空敲开了姐姐公寓住所的门。姑姑开了条门缝,打量了他一眼,冷冷告诉他,“你姐姐已经走了!”说完,门关上了,只留张子静在门外一阵错愕。
姐姐一声招呼都没打,悄然去了香港,又悄然离开了香港,最后孤身一人去了美国。
张子静走下楼,推着自行车,望着街上人来人往的陌生人,忍不住地抽泣,渐渐哭了起来。曾经同分一颗糖的姐姐走了,此生再没回来。
图 | 1995年,张子静与表弟孙世仁在张家老宅
他的姐姐叫张爱玲,大名鼎鼎的女作家,而他只是普普通通的乡下教师。与姐姐美好温馨的回忆只存在于短暂的童年时光,日后由于父母感情破裂,姐姐与他渐渐疏离。
或许疏远弟弟,是注定的事情。坎坷的成长经历,使张爱玲的性格过于早熟,早慧。她笔下的冷酷几乎把所有的亲人都骂了一遍,即使是在童年时玩的比较亲近的弟弟也没能幸免。这个弟弟于她来说,生得美丽,但是孱弱,没志气,忤逆,逃学,劣迹斑斑......
张子静有自知之明,回忆与姐姐的平生关系,张子静劈头一句就说,“姐姐待我,亦如常人,总是疏于音问。”这种糟糕的姐弟感情,并不单单跃然纸上。
张子静的一生,确实如张爱玲描述的那样,庸碌无为,活了76岁没钱结婚,余生靠后母留下的十四平米小屋生存。但唏嘘的是,大红大紫一时的张爱玲,竟没有帮过这位可怜的弟弟。
图 | 青年时的张爱玲
论作为,张子静毫无成就,这个是真。但论志气,他并不完全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一点没有。在一九四三年秋的时候,张子静曾和中学同学合办杂志《飙》月刊。正值抗日,几个青年人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万事开头难,为了打响杂志的第一炮,同学建议张子静向当时全上海最红的女作家,他的姐姐张爱玲约稿。
张子静感到不好意思,但又不好在同学面前推托,这种难堪实际上是他对自己与姐姐关系的不自信,很大可能会吃闭门羹,但他还是去了。
果不其然,听完弟弟的来意,张爱玲一口拒绝,“你们办的这种不出名的刊物,我不能给你们写稿,败坏自己的名誉。”说完,张爱玲感到自己有点不近人情,又拿出了一张素描打发说,''这张你们可以做插图。''
这件事惹很多争议,一是理解张爱玲爱惜羽毛,二是引人过多怀疑她的品性。
后来,张子静的杂志《飙》没能活下去,继续走回了随波逐流的老路。
图 | 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
另一个角度苛责张爱玲凉薄,是在“钱”这个字眼上。
八十年代末的时候,音讯全无多年,张子静终于与美国的张爱玲恢复了通信。张爱玲长期幽居,并不想搭理任何人,包括亲弟弟。但在一九八九年,她还是给张子静回了一封信,除了一些寒暄的话外,信末她似乎拒绝了张子静的求助,
“传说我发了财,又有一说是赤贫。其实我勉强够过,等以后大陆再开放了些,你会知道这都是实话。没能力帮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
这让人臆想,到底张子静求助张爱玲什么?较为了解实情的宋以郎先生说,那时张子静交了一个对象,渴望结婚,别人也不介意他没有房子,但自己总觉得不太好,于是想到在美国的姐姐,觉得她是大作家,母亲还把遗产给了她,应该很富有,希望可以得到帮助。遗憾的是,这一次张爱玲还是拒绝了弟弟。事情的结果也和办杂志时如出一辙,婚没结成。
这件事,一说是张爱玲确实穷困潦倒。这种联想来自于张爱玲去美国时是以难民身份入境,起初作品也不受待见,生活吃紧。尤其晚年的时候,孤独死在公寓里,一个星期后才被人发现。据说发现时,张爱玲逢头垢面,全身糟乱,死前好长一段时间已不打理自己,邋遢程度犹如她本人的一句话——“里面爬满了虱子”。
张子静深信姐姐处境的困难,他在自述中说,“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
图 | 张爱玲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但真实的情况是,张爱玲仍有着不少的存款,即使她生活作风方式上颓丧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