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城湿地,地球留给人类的最美遗产
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54项世界遗产、第14项世界自然遗产,也是我国第一块、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中国其他所有17项自然遗产及复合遗产不同的是,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遗产地为海域,因此可以说本次申遗成功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始。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包括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江苏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江苏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和江苏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保护小区。该遗产地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包括1种极危物种、5种濒危物种和5种易危物种。
盐城黄海湿地示意图
一空中俯瞰盐城582千米的海岸线,这条太平洋西岸绵延漫长的“海上走廊”,如梦幻般的“人间仙境”尽收眼底。这是一片神奇瑰丽的滩涂湿地,又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田园绿洲。湿地,这地球上“生命的摇篮”,正吸引你的脚步,远离都市的喧嚣,走向淳朴与自然……远望,海天相接,芦苇飘荡,一派原始生态风光;近看,轻盈优雅的丹顶鹤,展露雄姿的麋鹿,悠闲自得的黑嘴鸥,仿佛生命画卷中最神秘诱人的精灵。海涂仙境 /杨国美
湿地与海有着共同的灵性,作为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它虽然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生态环境,尤其给人类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地球之肾”。数千年来,海水潮起潮落,留下一片茫茫沙滩。而中国两大著名河流长江与淮河入海口的泥沙则积淀成陆,江海有意,自然有情,共同造就了这片广袤神奇的滩涂湿地。在这里,诞生了 “东方湿地之都”--中国“盐城”。大自然的恩赐,使得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总面积达683万亩、保存最完好的沿海滩涂湿地,绵延582千米的“黄金海岸”线,得天独厚的滩涂湿地,在海洋动力的作用下,每年以数万亩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可以说,盐城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保护湿地、建设家园的历史。白琵鹭/吕士成
1983年,为世人瞩目的中国第一个海涂型自然保护区-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诞生,稀世珍禽丹顶鹤有了她的第二故乡。盐城滩涂湿地还拥有大丰国家级糜鹿自然保护区和岸外沙洲-东沙。盐城湿地的动物有750多种,著名的珍稀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麋鹿、丹顶鹤、黑嘴鸥、白鹳等12种。这里还有中国海域独一无二、世界上罕见的大型辐射状沙脊群,规模之大,形态之特殊,在国内外罕见。这里植被覆盖率近90%,600多种植物密布沟、港、河、汊、池塘、沼泽、湖泊之中。湿地的水域生长着供鱼虾生存的植物、饵料,沙蚕就是湿地植被下富有经济价值的鱼饵。而饱餐后的鱼虾又将成为鸟类的美味。究竟谁是这物竞天择的王国中的君主?谁也说不清。二鸟类的迁徙是自然界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现象。世界上每年有几十亿只候鸟在秋冬季节离开他们的繁殖地,迁往更为适宜的栖息地越冬。候鸟迁徙的路线相对固定,它们在跨越国家甚至洲际的长距离飞行中,需要很多停歇的地方,而只有湿地才能提供丰富的给养。盐城湿地便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盐城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群 /吉洪俊
盐城湿地一年四季烟水苍茫,云雾缭绕,那蜿蜒数十里或数百里的海滨防风林带,浩浩荡荡,风声萧萧,它不仅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还被誉为“天然绿色氧吧”。辽阔的芦苇荡,形成了又一种风景。“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芦苇是这个湿地王国里的公民,白色的芦花随风飘舞,深黄色的苇叶扎在清水中,而深深的扎根和不倦的飘摇是为了深深的期待与守侯,期待这王国里的贵宾--丹顶鹤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