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
    主页 > 综合新闻 >

泾阳锅盔竟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省泾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柳毅传书》的发生地,是国务院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战略重地。
眼睛带你看泾阳
来到泾阳,会有一种时代的模糊感,稍微想象一下就能浮现出一幅“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叫卖的小贩、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人们脸上洋溢着古朴的笑容,一派繁华景象”的画面。记者在这里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从城区中心到新城,每一处都有不同的感觉,在泾河新城则是一片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园区的景象,现代田园城市功能与本土人文元素融为一体,乐华游乐世界,筹备中的水上乐园、国际商业街和主题酒店集群等商业配套的规划建设,都令人惊喜和振奋,走在新城的道路上,也是一种模糊感,因为它现代时髦的让你不知道究竟身在何处。
舌尖带你咥泾阳
再来说吃的,泾阳的锅盔那是一绝,是陕北“八大怪”当中的佼佼者,“面馍像锅盖”说的就是它有点像维族的主食——馕,但比馕软而薄。记者询问当地人哪家卖的锅盔最好吃,“哪儿的都好吃,人人都会做,就没有难吃的。”于是记者就在街上随便找了一家,是个夫妻店,占了一个小街角,夫妻俩话不多,各干各的活,支了五六个煤炉,压擀和面,浅锅慢火,熟了以后外表焦黄,内如白沙,用手掰开,层次分明,咬一口酥筋适口,越嚼越香,热腾腾的香气更是耐人回味,老板娘说:“这烙锅盔的功夫尽在‘三翻六转’之中,得烙的边厚心薄,放上十数八天也不会变味。”而关于锅盔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当地人好像更偏重于起源诸葛亮,初出茅芦在唐代修乾陵时,因干活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名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了饼。因为是用头盔烙制而成的,所以叫作锅盔,延用至今。
文化带你悟泾阳
泾阳县文化是古京畿文化之大系,它的民间艺术受宫廷文化、都市文化影响很深。从唐朝追溯,唐贞观五年(632)前,太宗李世民聘十八学士于瀛洲台赋诗作画。明清时,众多书画名家在境内留下墨迹。民国时,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一批文学青年先后步入中国文坛,在泾阳县叉化艺术史上写下辉煌一页。抗日战争年代,文化活动与安吴青训班的抗日宣传一道融会于中国革命文化的大潮,话剧、歌剧、黑白无声电影等新型文艺形式相继传入。泾阳锅盔甚至影响了艺术领域,陕西省“四大才子”之首闫成功老师曾叙述过一段“西部歌王”王洛宾与锅盔的“一段情”,大意是当时王洛宾准备赴法深钻写民歌,途经大西北,一家店铺掌柜突然放声唱起了“宁夏花儿”。
一曲唱罢,王洛宾一行人惊呆了,纷纷对王洛宾说,中国有这么好的民歌,你何必要去法国呢?王洛宾也想,这么优美动听的旋律、这么生动形象的歌词,连人们平时吃的“锅盔”都能入歌,太美了。于是,他选择留在了大西北,自那之后创造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700多首享誉国内外的西部民歌,闫成功老师在文中打趣说道:“锅盔成就了王洛宾,也成就了西部民歌。”
时至今日,泾阳人民仍在以他们勤劳质朴的品质影响着周遭,2013年,经过全方面专业培训的200多名“泾阳嫂子”,分批走进了西安家政市场,把名扬三秦大地的“泾阳锅盔”带进雇主厨房,让西安雇主享受一流品牌服务的同时,亲口品尝到来自自家厨房的“泾阳锅盔”。记者有幸遇到一位当时的“泾阳嫂子”,虽然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做家政工作了,但回忆起当时手捧《陕西省就业培训合格证》光荣上岗的时刻,神情依旧兴奋,她说:“通过培训不仅学会了服务家庭的烹饪和医疗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将从小学成的烙锅盔手艺,亲自带进雇主家的厨房,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泾阳美食。”(文/李媛)